延安大学“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实施方案(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团十八大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培养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 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骨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和共青团中央《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中青联发〔2020〕5 号)等有关精神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突出对大学生骨干的政治训练和思想引领,着力增强我校学生骨干、青年团干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促使延大青年进一步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校训,学习弘扬践行延安精神,为学校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学建设而努力奋斗, 成长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目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大学生骨干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培养一批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骨干。
三、培养形式
为搭建学生党性锻炼和理论学习的新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举措、改革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采取校团委集中培养与各二级团组织自主培养相结合方式,着力铸造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延大新青年”。
(一)集中培养
校级“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采用集中培养方式完成,由校团委统筹负责,开设包括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等在内的课程内容。
(二)自主培养
各二级学院“青马工程”由各二级团组织自主培养完成,面 向本单位学生遴选学员,立足锤炼党性修养、深化红色教育、提高实践能力和丰富应用经验,有计划地开展高质量培养课程。
四、培养对象及选拔条件
(一)培养对象
各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和各二级学院在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公益实践、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全日制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校院两级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西部计划志愿者(含研支团成员)为校院两级“青马工程”学员当然人选。
(二)选拔条件
1.政治思想坚定
推荐对象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强烈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模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章制度。推荐对象原则上在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范围内择优选拔,特别优秀的群众可以酌情考虑。
2.品德作风优良
关心集体、尊敬师长、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热心于社会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群众基础。
3.学习成绩优良
在校期间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专业基础扎实,成绩优异, 无挂科情况,本科生上学年专业成绩名列同年级同专业前50%或综合测评名列本班级前50%;研究生上学年专业成绩或综合测评名列同年级同专业前50%。
4.社会工作出色
推荐对象应担任过班长及以上职务,含班级(党团组织) 班长(书记),院系学生会(党团组织)部长及以上、校学生会、学生社团(党团组织)副部长及以上。职务任职期间积极服务同学, 群众基础较好,在学生中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五、培养学制及选拔方式
(一)培养学制
培养学制为1年。
(二)选拔方式
每期共选拔学员100 -200人左右,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两种方式进行。
1.组织推荐:各二级团组织、校级团学组织对本单位符合条件的学生充分酝酿,采取民主集中方式,推荐符合招生条件的候选人参加选拔。其中,各二级团组织推荐人员构成兼顾本科、研究生比例,其中学生团(学)干部比例应超过60%,本科生须至少有 1 名基层团支书,研究生须至少有1名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
2.个人自荐:自荐报名者需满足本通知选拔标准并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方面曾获过校级及以上主要荣誉。
校团委将统一组织推荐对象考察(测试),差额确定并公布最终培养对象。
六、培养内容
突出学员综合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的锤炼提升,规范完善各培养板块的目标任务和路径载体,逐步形成统一标准的科学培养方案。
(一)理论学习
通过理论学习,帮助学员加深对党的科学理论的理解掌握, 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1.研讨交流
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组织学员自主开展学习沙龙、理论学习研讨会等各类活动,加深学员对党的科学理论的理解掌握,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专题辅导
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等围绕党的创新理论、重大政策以及社会热点等问题开展专题辅导,帮助学员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定忠党爱国之心、担负荣校兴校使命;为学员安排公文写作、组织策划、礼仪沟通等系列实操应用课程,帮助学员提高综合能力。
3.调查研究
定期开展主题社会调研活动,邀请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担任理论导师,组织学员分小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红色教育
通过红色教育,帮助学员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学习。引导学员增强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一方面,要经常性组织学员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实地学习,参加祭奠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仪式教育。另一方面,可开展寻访历史见证人,观看优秀典型事迹的影像资料、专题展览,邀请先进典型做事迹报告等主题教育,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深化延安精神、延安市本土红色基地等对学员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实践锻炼
通过实践锻炼,帮助学员深入了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加强社会观察,在基层一线、困难艰苦地方磨砺意志、锤炼品格、增长才干,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1.向社区报到
组织学员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时间主要向延安市内镇街道、村社区报到,以项目化形式开展服务,引导青年了解基层、认识国情,磨砺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增加社会阅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校院两级“青马工程”学员向社区报到参与率须大于 80%,且年度人均参与时长须大于20小时。
2.志愿服务
组织学员应利用课余时间就近就便,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青年责任担当。
3.网络宣传
引导学员主动担任学校青年网络宣传员,在网络上理性发声亮剑,同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做斗争,在面对重大事件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时冲锋在前、经受考验。
4.对外交流
组织优秀学员利用学校资源,与国内其他高校优秀青年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拓宽学员的认知视野。
七、培养管理
把从严从实的要求贯穿学员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培养管理的质量水平。
(一)日常管理
制定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等各环节学员管理规定,为学员建立档案,对参加学习、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和考核成绩、取得成果进行记录,以便综合评价。同时,将日常表现作为学员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考核评价
在考核标准上,把学员政治表现作为第一位的要求,从课程参与程度、实践锻炼效果、日常行为表现、重大事件响应等方面明确任务完成标准。在考核方式上,突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学员自评互评、班主任评价、联合培养单位评价、学习成果评价等环节的整体赋分,按比例设定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级,合格以上准予结业,并将考核结果抄送学员推荐单位。
(三)淘汰退出
坚持动态淘汰,通过日常观察、甄别,对于在培养过程中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违反社会主义道德,有不当言行造成恶劣影响的;在重大事件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前表现消极、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违反所在单位纪律制度,情节严重的;不遵守培训纪律,违反学员管理规定的;以上行为一经查实,坚决予以淘汰。强化末位淘汰,结合培养期各环节的评价考核结果,对未到达培养目标要求的给予淘汰。
(四)跟踪培养
学员结业后,设定跟踪培养期。跟踪期间,将向学员开放各类学习平台,为结业学员继续学习和交流联系提供支持和帮助。
(五)举荐使用
学员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期间参加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内容应当记入入党积极分子相关培养材料,支持鼓励结业学员报考选调生。
八、考核要求
(一)分数设置
考核分为 100 分,分为集中学习阶段参与分值,满分80分;综合考核分值,满分10分;材料提交分值,满分10分。另设加分、扣分项,最终得分为考核分与加分、扣分项之和。
(二)评分办法
1.集中学习阶段(80 分)
(1)理论学习(30 分)
研讨交流(10 分)——积极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运用小红专平台签到、学习。同时,应加强联系沟通,及时分享学习体会。
专题辅导(15 分)——踊跃参与各项专题辅导学习课程,
调查研究(5 分)——各团队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课题,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参加社会观察的认真程度及实践心得的撰写情况,予以综合打分。
(2)红色教育(15 分)
根据学员参与程度、积极程度和作用发挥情况予以综合打分。
(3)实践锻炼(35 分)
向社区报到(20 分)——每人年度向社区报到时长不少于 20 小时,根据相关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明和评价,予以综合打分。志愿服务(10 分)——发挥带头作用和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记录以志愿者打卡器APP为平台,记录学员参与情况、参与时数等信息。
网络宣传(2.5 分)——考核学员在面对重大事件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时的担当情况,予以综合打分。
对外交流(2.5 分)——可由校团委统一组织,也可学员自行组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予以综合打分。
2.综合评价(10 分)
根据学员自评互评、班主任评价、联合培养单位评价等环节整体赋分。
3.材料提交(10 分)
根据培训内容,学员在培训结束前须完成“五个一”的任务, 即:一份活动记录(个人或小组活动)、一份理论学习(著作阅读、研讨交流、专题辅导等)心得、一份红色教育感悟、一份实践锻炼(向社区报到、志愿服务、网络宣传、对外交流等) 报告和一份小组调研报告。除个人活动记录外,其他材料字数 要求不少于 1500 字,以各小组为单位将材料(纸质版+电子版)收齐,经小组评议后交至校团委集中考核评议。
理论学习心得(2.5 分)——可记录理论学习课程体会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心得。
红色教育感悟(2.5 分)——阐述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理解,要求抒发真情实感,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实践锻炼报告(2.5 分)——记录向社区报到、志愿服务、网络宣传、对外交流等相关内容,要求条理清晰、真实客观。
小组调研报告(2.5 分)——以小组为单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展开课题调研,根据报告的质量和应用价值,予以综合打分。
4.加分、扣分项
学员在培训期间有突出表现的,可酌情予以加分,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上限为10分。在参与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和实践锻炼过程中,无故缺席每次扣2分,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
(三)结果评定
将学员政治表现作为考核第一位要求,围绕培养过程中的集中学习、综合评价、材料提交等对学员进行考核,根据综合得分评议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学分修习不满60分者不具备结业资格,不满 80分者不具备优秀等级评定资格且优秀比例不超过学员总人数的20%,不合格比例一般不低于10%。被评议为合格及以上的学员发放结业证书,对于被评为优秀等级的学员统一发放“优秀学员”荣誉证书。